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天一动态

院长叶昊发表文章--中国旅游业在全球贸易平衡与补偿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5-03-27

《中国旅游报》刊登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叶昊文章——中国旅游业在全球贸易平衡与补偿中的作用。全文如下: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世界各国(地区)的实践表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并略有结余,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全球贸易存在不平衡现象,这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别间产业分工的结果,这种分工随着经济发展还在变化。希望获得投资国家(即相对不发达或经济不景气国家)通过出口赚取外汇,形成进口能力或扩大生产需求,而与之相对的希望对外投资国家(新兴净对外投资或产能过剩国家)的产品、技术、服务才会有更多的买家。中国必须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全球贸易平衡及相关外延。通过全新的全球贸易平衡战略,打破原有世界贸易格局和壁垒,增加中国国家发展空间。

贸易补偿则是让贸易平衡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承诺对某个国家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者进行一定数量的投资,促进该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未来义务的约定,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文化、经济影响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内涵外延、贸易方式和贸易重点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逐渐成为净投资国和国际消费国,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贸易补偿的作用,并加以合理利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应当惠及世界。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贸易平衡思维和贸易补偿机制,合理使用相应贸易手段,减少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促进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引导中国国际消费的有序增长。比如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贸易平衡与贸易补偿的一种变化形式。

贸易补偿中,对某个国家购买商品,一方面表现为从该国进口商品,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该国的消费。旅游业具有就地消费、就地出口的特点。中国国际旅游贸易的发展,可以认为是贸易平衡和贸易补偿的一种类型,是中国惠及世界的一个重要贸易手段。

按照全球贸易平衡和贸易补偿思路,中国应当大力发展国际旅游贸易。中国国际旅游贸易表现为:国际化消费、多元化投资、全球化采购。

中国出境游人数多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国际旅游消费逐年增长,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即使剔除奢侈品消费等不合理支出的存在,也不能否认中国出境旅游对世界经济的引擎作用。锦江集团、复地集团等大型投资企业在国际上收购酒店、度假村等项目的行为,仅仅是一部分而已。中国很多企业,通过投资机场、酒店、餐厅、文化场所、旅行服务机构、教育机构等,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掌控大量旅游资源和项目。大数据、互联网使得全球采购成为现实,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全球旅游资源的采购,大大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采购的发展。

发挥中国旅游在中国对全球贸易平衡中的作用,需要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维方式。要打破原有的贸易被补偿思维模式,改变出国消费、投资和采购是不利国内经济发展的思维方式。用全球化、全局化思路重新定义中国国际旅游。    

二是有意识地建立和发展中国旅游贸易体系,而不是把旅游仅仅作为经济增长配合手段或者外交配合手段。    

三是要大力发展国际旅游,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请进来。学习国外先进管理运营经验,把入境游作为重要的工作进行推动。    

四是推动多元化、全球化的投资和采购,形成消费、投资、采购互助互动的一体化模式。

上一篇:张辉授课:新常态下的中国旅游创新与发展
预约专业咨询顾问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