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中心 > 发表文章

『芭蕉叶话』十四五时期发展红色旅游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2-01-19

 『芭蕉叶话』十四五时期发展红色旅游的几点建议 (图1)

一、红色旅游发展背景和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发展状况

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光辉历程为主线的红色历史与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时期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一般而言,红色旅游主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开展的游览、观瞻、研学、培训、教育等旅游活动。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统一纳入红色旅游资源范围。

党中央曾经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还多次提出“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人民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进的营养”、“红色景点凝结着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以及“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等系列重要讲话。

2016年“十三五”布局之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支持老区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优先支持老区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重点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着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中办、国办印发《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运行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高,红色文化有效传承,革命精神广泛弘扬,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明显增强,红色旅游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发展目标。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着力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积极发挥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作用”等内容。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径,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更多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化消费。

红色旅游成为热点,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436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4.8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83%,相当于国内旅游人数的17.13%,实现旅游收入2524.9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73%,相当于国内旅游收入的10.32%。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以及红色景区收入均实现稳步增长;红色旅游人数占到国内旅游总人数比重持续增长;红色景区收入所占国内景区收入比重稳步增加。见下表:

年份

占国内旅游人数

接待人数(亿人次)

景区收入(亿元)

占国内旅游收入

2012

22.7

6.7

1667.5

7.3%

2013

24.1

7.86

1985.6

7.6%

2014

25.1

9.07

2264.2

7.5%

2015

25.2

10.07

2611.7

7.6%

2016

25.8

11.47

3060.9

7.8%

2017

26.5

13.24

3622.4

7.9%

根据同程艺龙与同程旅游联合发布的《2019红色旅游趋势报告》,2019年暑期(7月和8月)全国红色旅游景点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90.4%,主要以红色主题博物馆和红色主题景区(遗址)最受欢迎。旅游线路方面,主要以革命老区及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最热门,延安、井冈山、遵义等已经成为客流量最大的“红色经典”目的地。红色旅游的游客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青年和少年儿童已成为最大的需求群体。

综上,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内涵、范畴、角色、职能、发展重点等内容非常重视、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以发展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综合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框架,红色旅游正逐步成为践行五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阵地,正逐步成为促进消费、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取得成绩的同时,红色旅游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一)展馆展陈等基础设施落后,亟需提档升级。

红色旅游展馆展陈内容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展厅陈列布展较为传统,展陈方式多以静态陈列为主,部分展馆内容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且个别展馆存在内容审核不严格、文字陈述不准确等问题;多数展馆科技含量不足,智慧旅游体现不充分;缺乏建国后红色展陈内容,与新时期国家有关政策导向脱节。部分红色景区的旅游公路、景区停车、标识标牌、环保环卫等周边环境和旅游配套施建设相对偏弱,亟需提档升级。

(二)功能拓展不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目前多数红色产品主要通过参观展览,使观众获得相关教育,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在教育过程中,红色旅游产品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等方面内容较为缺乏,部分红色资源品质等级虽然较高,但由于对资源特色挖掘不足,导致产品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综合效益不明显,没有形成足够消费空间。

现有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多数以财政投入为主,大部分实行免费开放,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偏低,景区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备不全,没有形成完善消费空间,尤其是红色文创产品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转化成旅游产业贡献,景区缺乏综合收益,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当地社区缺乏互动支持。

(四)资源整合不够,产品融合度较低。

缺乏对区域资源的有效整合,多数红色旅游景区处于独立发展阶段,没能与当地城乡发展、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进行有效互动,红色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明显不足,致使现有很多红色旅游线路较为单一,缺乏和相关旅游产品融合联动。

(五)管理体制机制不畅,全面统筹需完善。

多数红色旅游资源因历史原因,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归属不一等问题,管理体制机制与资源保护开发、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红色政治教育目标和旅游经济活动目标存在脱节现象。大部分地区缺乏统筹和协调红色旅游发展的专门组织机构,各级地方政府(市县级)也没有专门的红色旅游发展负责机构、专门的人员和专项经费。

(六)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有待提高。

由于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形式相对单一,导致很多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默默无闻,知名度较低,未能形成号召力。

(七)专业性人才相对缺乏,整体水平待提升。  

缺乏兼顾意识形态和经济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缺乏红色旅游研究、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培训工作滞后,讲解员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频繁。

三、十四五期间红色旅游发展建议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变化,十四五期间,国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局面更加复杂,需要全国人民增加定力、增强自信、增大经济活动力度,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

通过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实现红色文化的保存、继承、传播、发展,弘扬伟大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全体国民爱国、爱党、爱人民和践行五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发展红色研培、红色旅游等活动,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就是响应国家关于构建经济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战略,对促进国内消费,包括政府消费、扶贫消费、志愿消费、文化消费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凝练提升红色精神内涵,在国家层面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

    对于红色旅游而言,需要对红色文化和精神内涵(旅游资源角度)进行提炼和“物化”,形成旅游吸引物,并转化为可游览、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通过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将红色资源形象化、故事化,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更好的传达出去。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活动和产业空间。

深入挖掘、系统梳理红色旅游资源,从红色旅游角度(不仅仅是宣教角度)凝练新时代红色精神内涵,在红色基因代代传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守土护疆维护国家统一完整的保家卫国精神、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独立自主勇攀高峰的自强不息精神、治污减排覆绿固沙的生态文明精神、乐于奉献全力为民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一带一路和反法西斯的互利共赢国际协作精神等。

在国家层面确定发展主题前提下,各地方发展红色旅游,需要注意在立足自身前提下,与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横向对比,做到有特色和突出比较优势。配合宣传部有关要求和导向,做出红色宣传特色、彰显红色传承理念、树立红色旅游品牌。

(二)加强产业性质和融合发展模式,形成经济活动和综合效益。

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将红色旅游按照产业化要求进行培育。产业化并不是完全商业化,而是在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和政治正确前提下,将红色旅游作为带动地方发展、促进消费和提升经济活力的一种手段,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脱贫减贫、增加就业、民生改善、旅游消费、吸引外特定客群等多个方面产生综合效益。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红色+”和“+红色”模式,将生态旅游、草原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旅游以及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多种旅游方式结合,打造复合型旅游,形成“红+蓝”、“红+绿”、“红+白”、“红+黄”、“红+城”等综合业态以及相应的产品、线路等,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积极开展研学旅游,将国家红色教育、社会研学培训、市场旅游行为充分结合,形成旅游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三)重视红色旅游体系化发展,构筑红色旅游发展重点抓手。

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在发展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将体系化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构筑“十百千万”红色旅游体系,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成为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抓手。主要包括:打造10个新的国家级红色旅游片区或红色旅游带,响应长江经济带、黄河文化带、长征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及特大和中心城市集群等重要战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分布;同时,更好发挥红色旅游在城乡统筹、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等方面作用,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特色小镇和特色乡村,打造若干具有丰富业态的红色文化休闲街区,打造1000个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及文化场馆,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创意1万个红色旅游文创产品,促进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对地方的经济来动。辐射带动10万名红色旅游导游、红色文化传承人及从业者,助力更多人通过红色旅游受益及增收。

(四)培育重点项目和线路,强化消费驱动。

进一步提档升级红色旅游产品结合新产品新业态,与城乡建设、国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协同,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线路打造。

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市场消费人群的新需求、新变化,除了推出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和线路外,还应加大红色旅游产品消费体验升级,注重产品与科技、智能结合,创新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型红色旅游产品,大力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实现红色旅游产品在寓教于乐中感悟大众,促进红色旅游综合消费提升。

(五)针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分类分级,提高自身品质。

针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分类主要是做到三个区分,一是区分国有红色旅游产品和民营红色旅游产品,二是区分展馆展陈产品和其它红色旅游产品,三是区分宣传教育为主和市场体验为主的红色旅游产品。分级主要按照进行旅游景区等级划分。

针对不同的分类分级产品,在政策、资金、人才、土地扶持等方面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倾斜考虑,以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红色展馆在展陈内容上存在同质化现象,强调主题差异化,内容特色化,在展陈方式、互动体验、延展文创产品等多方面进行提升。按照旅游景区标准,对全国重点红色展馆和红色景区景点进行评估和检查,提出提升建议和提升方案,并在政策、资金、智力、学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支持。

(六)协调体制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更有效推进红色旅游发展。

进一步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理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关系,协调政治教育和市场需求,出台有关政策,在红色教育培训、红色旅游体验、红色线路打造、红色景区景点提升、红色文化衍生品发展等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市场化参与。

上一篇:叶昊:十四五规划前的国家战略与面临问题及世界形势分析
预约专业咨询顾问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