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中心 > 发表文章

「芭蕉叶话」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解读文章之三:文化赋能和文化铸魂,文旅融合形成旅游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1-18

 「芭蕉叶话」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解读文章之三:文化赋能和文化铸魂,文旅融合形成旅游发展新动能 (图1)

前言

国家文化和旅游十四五规划正式公布,以“一个工程、七个体系”为统领,对文化和旅游业未来发展做出统筹布局。文化和旅游十四五规划,是文化和旅游这二个既有紧密关联又有很多不同的门类在行政管理机构合并后的第一次战略规划,也是在国内外形势巨变,国家提出新时期新征程,社会和行业存在巨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前提下编制的。作为参与编制者之一,深深感受到规划编制是一个探索和变革的过程。根据自己理解,对其中几个问题进行解读和探讨。

文旅融合是原国家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撤销后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核心原则。融合什么、怎么融合、融合到什么程度、融合后做什么,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热点。从旅游角度来看,文旅融合,不仅是组织架构合并后形成的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共同体意识,更重要的是借助文化赋能和文化铸魂,扩展旅游空间、凸显旅游价值、调整旅游格局、促进旅游产业。同时,旅游也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为文化的活化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了载体及新空间。“互惠共生”模式依然是文旅融合的核心要旨。

 第一,文旅融合,扩展旅游空间和调整旅游格局。

文旅融合前,有二个空间和资源是旅游业较少或是遮掩着介入的。一个是城市文化休闲空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博物馆、特色剧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休闲街区、休闲城市等。文旅融合后这些文化设施和文化空间形成为提高旅游资源规模和品质、扩大旅游发展空间及旅游创新性发展的新动力;另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别是在集镇乡村中的非遗。文旅合并后,行业割裂、各做各事的现象大大减少,作为旅游资源的非遗内容得到很好的利用,非遗传承工作得到社会上的充分关注,其意义和价值得到巨大释放。除此以外,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文旅融合后,加强、提高了消费龙头行业的地位,并在服务贸易等方面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可以说,通过虚实结合的空间整合,旅游业形成了新业态、新项目、新集聚的多业融合的新态势、新格局。

第二,文旅融合,凸显旅游价值和促进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前,旅游这个名词更多被指代为旅游产业,强调其经济属性,忽略了其本身的社会性属性。文旅融合后,旅游不仅承担着发展经济和促进消费的作用,还在促进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提升社会文明和国民素质、提高国民幸福度及满意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提出,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革命文化继承弘扬样板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就是以旅游支持文化强国建设,以旅游强化文化教育功能,以旅游促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长城、长江、黄河、大运河等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是以旅游和体验为载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文化自信和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行动;红色旅游也是借助旅游和旅游消费,既强化和支持有关国家战略实施,又与促进社会性消费结合,成为地方发展经济和促进当地产业稳定和居民收入稳定的基本保障盘。

第三,文化铸魂,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旅游。

梳理挖掘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提炼文化价值和文化代表,提取文化符号和文化具象,结合国家和经济发展阶段,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合理转化文化概念,以旅游为承载,以新的语言内容和产品形式,表达文化精粹和引导文化意识,并演绎转化为新的文化价值和新的文化内涵。如山东以“友好豪爽直率”等文化特征打造“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上海市利用海派文化和历史建筑遗存,打造“让建筑讲故事”的旅游吸引物体系;青海省凭借昆仑山-三江源形成的源头文化,以“善利万物”阐释中国特色大河文明文化逻辑,形成面向世界解读中国的文化旅游新产品。

在具体旅游项目和产品上,文化转化和表达的创新形式更加广泛。演艺方面,电影、舞台剧、话剧、戏曲等,以及实景演绎、沉浸式演出、虚拟现实结合等方式层出不穷;文创方面,以故宫等为代表的文化衍生品已经形成多门类和多层次。景德镇的瓷韵古风、北京的古城奥运、河南的唐宫夜宴歌舞等大量内容,都已经成为创造和创新文化转化成旅游的典型案例。

第四,文化赋能,推动二轴互动和三地并进。

二轴指文化和旅游两者共同兼具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并形成轴心作用。旅游产业属性和轴心作用比较明显,旅游的事业属性和功能正在逐步强化和明显,并与文化的公共服务等事业内容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内容形成互相缠绕、互相支撑的格局,成为文化赋能旅游的重要方向。文化事业轴方向,创新文物保护、非遗传承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等,促进文化和旅游事业繁荣发展。其中,文物文艺等提供文化休闲空间,非遗形成融合阵地,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旅游的基础设施水平和配套服务水平。产业轴方面,通过“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并和体育、健康、生态、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促进旅游集聚化发展。

 三地指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有想象力的文化传承地、有魅力的幸福宜居地。通过三地并进,将文化和旅游发展与国家社会经济等重大领域及地方发展紧密集合,促进人居环境的提升。人居环境是一个更为广泛和统领的概念,既包括自然系统的良好环境,也包括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友好环境,更需要体现幸福度、满意度的美好环境,是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终极目标之一。旅游通过推动三地建设,促进良好、友好、美好三种人居环境叠加融合。

十四五时期,中国旅游发展面临进一步的挑战和机遇,赋能、更新是促进旅游发展的不二选择。通过文化铸魂和文化赋能,旅游业可以从不同层面审视旅游的价值和作用,调整旅游的定功能位和角色扮演,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并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二个方面综合发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芭蕉叶话」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解读之二: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
预约专业咨询顾问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