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中心 > 发表文章

旅游文化价值观的意义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3-10-18

旅游文化是在旅游和与旅游关联的活动中人对时间和空间的取向及由此造成的变化和结果。

从开始的外向性政治接待为主,到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加快经济、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往往把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或者政治的工具或手段,许多企业也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投资和运作。但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而存在,单纯强调它的经济功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发展的范围。从这个角度看,旅游对于社会的影响远远大于经济方面的产出。     目前全国、全社会都在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对于旅游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并体现旅游活动的社会性,强调它的文化价值,而不仅仅是经济价值。

1.旅游文化价值的体现首先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层次旅游需求     

由于人们的个性差异、生活条件的不同,经济收入的差别,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随着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讲究,旅游已成为人们积极主动追求的一种生活需求。作为一种主导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超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开始追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甚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效果。这种效果的核心其实就是精神层次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领悟,单纯的观光或者游乐等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     

利用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成为吸引游客、满足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2.旅游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随着生活现代化和科技手段的实施,许多地方在破旧立新、拆房修路,导致许多地方民族的特征逐渐淡化,历史文化的遗存遭到破坏。但通过发展旅游,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内容被保留下来,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扬。云南某个古老村寨中仅剩一位老人会刻贝叶经,但通过发展旅游,寨子中许多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门以前看上去枯燥无味且无用的手艺。一位专家曾经讲过,在目前情况下,保留一个民族的特征、保护一种文化的最佳手段就是发展旅游。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其中许多精华到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别的指导意义。例如道家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一直是人类与自然交流的根本原则。关注人类生活质量、关注自然环境、关注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之一。目前社会和政府强调科学的发展观、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观等政策性导向,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实际运用,并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发展。     

旅游通过挖掘文化本质、利用文化载体、转化文化概念,并通过具体的文化内容的展示与游客产生互动,使游客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顺应社会意识,满足旅游需求。

3.提高国民素质、增加社会能力是重视旅游文化性的另一重要原因     

所谓社会能力,是指个体应对社会事务,适应他人、社会的能力。它是个体在社会内生活工作、交往、参与活动的最基本的必备能力。一个人的社会能力与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个体社会能力的主要内包括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影响力、情感与心理调控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个体社会能力的集合决定了整体社会能力的发展情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从人文角度讲就是提高个体的社会能力,而旅游恰恰是提高个体社会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旅游是到其它的地方体验异域文化、不同类型生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游客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不同的历练。通过旅游,可以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体验文化多样性,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增强交际和独行的能力;而在旅游过程中的对人生目标、行为方式、人生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对于提升游客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客观全面的了解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旅游业的文化价值,可以引导中国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新的内容和运作方式,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轨道保持一致。

预测旅游发展的趋势

可以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旅行与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承认和推崇,进而导致旅游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快的发展;以和谐思想为基础,以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为主导向,协调经济价值,文化和经济相结合,将是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主导+高层次需求满足”将使旅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形成新的市场热点

国外许多年轻人在上大学前往往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世界各地旅行,在国内现阶段推行比较困难,但根据具体情况,大力推动青少年素质教育、提高个体社会能力是必要的。因此博物馆旅游、青少年素质旅游等旅游产品将得到重视,甚至有可能成为国家推荐的重点发展旅游产品。     

国内诸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古迹、传统旅游城市在转换文化概念后,可以对原有的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等重新定义和整合,推出新的旅游组合,从而大大丰富和提升现有的旅游产品体系,并形成新的市场吸引力。

形成新的运作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始按照和谐发展的思路运作。例如开放市民公园,或者对景点景区实行免费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形式。杭州西湖整体免收门票,既在宏观上体现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旅游发展原则,兼顾社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旅游行业的具体表现。

强调旅游的文化价值,不等于否定它的经济性。小康社会主要指经济上的目标,而和谐社会主要指除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经济与社会互为前提、互相影响。旅游的文化性质作为桥梁,可以连通经济和社会,使二者能够和谐共处,共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景区管理公司-东方山案例
预约专业咨询顾问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