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中心 > 发表文章

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旅游业市场与投资分析(上)

发布时间:2015-10-22

    近期,席卷全球的一场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金融体系和市场投资行为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受影响最大的美国,世界排名前五的投行无一幸免,要么倒闭、被收购,要么被迫业务转型,其它各类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投资业务陷入停顿。欧洲同样没有幸免,各大银行被收归国有,甚至出现“国家破产”现象。可以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在金融体系作用基础上的资本运作与投资行为完全失序。虽然欧美各国投入重金保证金融体系和市场稳定,如美国7000亿美元援助计划,英国500亿英镑计划等,但仅仅是稳定,而不是恢复作用。市场信心的丧失,信用机制的危机,将在未来长期影响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欧美国家经济长期衰退的趋势不可避免。中国在这场危机中,由于各种原因,相对其他地区和国家受直接损失比较小,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也无法独善其身,危机带来的后果正日渐展现,而中国旅游业在此过程中,伴随中国整体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形式,在市场和投资二个方面,将有明显的改变和新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方面有三个改变:      

一是入境游将减少,这点已经在实际操作中显现,即使在奥运的带动下,我国今年入境旅游人数如果能够达到去年相同水平就算是取得相当好的业绩,而在未来2-3年内,国际游客数量减少的趋势将越发明显;  

二是出境旅游数量将增加。随着未来人民币大幅增值、国际旅游产品价格的调整以及国际对中国市场促销力度的增加,将促进国内游客的外出。而国内资本的国际化,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游客的国际化进程;     

三是国内游市场,我们关注的重点。预计国内游规模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有所放慢。过去几年中,国内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随着今年多起大型自然灾害及经济危机的发生,旅游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短期内甚至出现下滑现象。但从长远角度看, 中国旅游市场经过多年培育,社会大众已经将旅游休闲作为生活必需品,且逐步从城市向农村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口或家庭每年进行一次或多次旅游活动,这种情况下,中国旅游业成为享受人口红利的产业之一。

另外一个具有战略影响意义的点是国内各种资源价值在价格上的真实体现。目前中央政府所做的各种经济和农村政策调整,其根本就是在于资源价值的再评估与市场体现,这种价值体现将成为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调整的基础,也成为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国内旅游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国内游增速放缓主要包括游客数量增速放缓和游客人天消费数量的减少。游客数量的增加速度主要体现在城市周边游的游客数量继续增加和农村中程及进城游游客数量的增加。而游客单位消费量的减少,主要体现在门票和住宿费用上。在门票方面,由于国家公共政策(公共财政投入加大,公共财政补贴范围扩大,公共资源提供方式的改变,国家所属文化、文物、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作为景区景点的单位逐步实行免费门票制度)及市场对景区门票持续上涨而导致公众利益受损的强烈反对,门票经济在未来时间内将不断萎缩,逐步向国际靠拢,即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门票收入转变成为以保护资源与提高游览质量为目的的门票运作形式,甚至可能出现大量的社会性景区跟随国家所属景区景点进行免费门票运作的现象。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这种趋势有可能加速,并成为某一阶段景区景点市场运营的主要特征。在住宿方面,随着资本流通、商务活动和贸易萎缩,商务客人减少,商务成本降低,相应的酒店住宿费用将有所下降。另外,其它方面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也将对住宿费用降低形成影响,如人民币增值、钢铁煤炭等价格下跌等。


上一篇: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旅游业市场与投资分析(中)
预约专业咨询顾问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