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中心 > 发表文章

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旅游业市场与投资分析(中)

发布时间:2016-03-23

第二个方面,旅游投资方面。    

 由于中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独特位置(发展中经济强国、部分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货币与资本市场的分离等)导致中国在金融资产、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构成比例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受损失的程度不大,中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消费市场和投资资本市场。     

从整体上分析,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市场投资总量必然减少。资金的减少,对于寻找资产低估价值与货币低估价值的国际游资来说,好日子已经结束了,但对于寻求长期投资收益和稳定收益来说,中国旅游投资仍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盈利前景,巨大的市场、稳定的消费、独特的资源都成为价值投资的上佳选择。中国政府对国内整体经济的控制能力和政策,以及近年来采取的开拓村镇银行、拉动内地金融市场等政策,从根本而言,非常符合在华外资银行及其它投资机构的发展需要。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2-3年),中国政府会采用扩大财政投资、刺激内需,放开金融但控制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与汽车、房地产行业将得到不同的对待。汽车业将不再是重点支持行业,房地产业支持方向将以保持市场稳定、保证金融体系稳定为调整重点。旅游业促进投资、拉动内需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和得到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与认可:旅游不是奢侈品消费,不是大型固定资产投资,更不是资本投机,相反,在促进中国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生产生活质量与环境改善,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对于解决投资、解决就业、刺激消费等方面具有其它行业不具备的综合性优势。基于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投资行为,将成为未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对象。     

社会方面,人民群众心理的变化,将更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近期发展,与若干社会大事件紧密相连:如SARS后人们对健康和生态的追求急剧增加,导致汽车和旅游二个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机会;大范围雪灾后,出游人数增加,主要是因为心理调整和旅游活动作为生活必需的补偿;四川地震后,旅游预期也在增加,主要是因为房地产等固定投资不再成为居民主要或唯一的投资消费领域,导致旅游娱乐等消费支出的增加。根据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最近三年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游旅游人数依次为12.12、13.94、16.1亿人次,而旅游单体消费额也是同样增长,依次为436.1、446.9、482.6元。08年以后,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增长。 在具体的投资市场方面,将会有四个发展变化:

 一是价值投资成为投资目标的主体。     

投资人眼中,具有长期收益的、低风险的投资项目成为首选。资本投机、短期炒作等行为将逐步被淘汰。在目前中国旅游市场,具有生态价值的,或与农林产业联系的旅游景区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已经开发且市场效益比较好的景区,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并在配套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获得资本的关注,如露营基地、度假酒店等。商务酒店的投资热度将降低。而航空、旅行社、主题公园、交通车队等投资将大幅减少。

 二是投资主体将进一步变化。     

政府在发挥市场引导和投资促进方面将承担更大的责任。银行、投资基金和银行等将逐步深入旅游投资行业,并与旅游行业诸多企业联手。现有国有旅游投资集团将进一步缩减投资,非旅游行业的投资集团同样收缩在旅游行业的投资,甚至出现项目停工或转让现象,而以旅游为主业的投资集团,将更加慎重。但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将逐步介入,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地项目将成为他们的投资重点。 

三是金融创新支持旅游将成为行业的关注点。     

在金融信贷不畅的情况下,对旅游业支持需要通过各类办法支持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投资与其它行业不同,具有投资周期长、抵押担保不足、资金渠道单一等特点,需要金融行业进行创新,提出满足旅游行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 

四是新的投资方向产生。     

将实物资源与旅游结合、将农林产业与旅游结合,将新兴产业与旅游结合,投资综合产业配套,发展以现代高效农业为代表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是其中新的投资方向。

另外,林业发展、碳减排新兴行业、生物能源等成为结合旅游行业后的新的投资方向。

上一篇: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旅游业市场与投资分析(下)
预约专业咨询顾问沟通!